昨日,廣東省高等人民法院發表一批打擊整治養老詐騙代表案例。此中刑事案件4宗、民事案件1宗,包含有依法從嚴打擊整治通過假借投資項目、代辦保險、網絡理財、拍賣藏品、銷售保健品等為名娛樂城特色夜生活節目實施的詐騙老年人違法犯法行為,體現了廣東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依法重辦養老詐騙,全心守護好老黎民養老錢。
案例一:
重辦以投資項目為名
詐騙老年人犯法
2024年6月至9月,被告人卓某某等人對外虛稱以投資洲卓旅游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股權為名,以老年人為重要對象,通過虛構上述公司規模,以綠色生態旅游、年息18%至24%的高回報率并獲得股權等方式向老年人宣傳投資,共騙取255名被害人的投資款9936萬元,實際造成被害人經濟損失9086萬元。卓某某等人接收集資款后,攜款逃亡。
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為,被告人卓某某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本相的想法,非法向社會公然募集資金,其行為均已構成集資詐騙罪。在共同犯法中,卓某某系起組織、計劃作用的主犯,應當依照其所介入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法處罰;其他四名被告人系從犯。故以集資詐騙罪判處卓某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四年;其余四名被告人差別判處有期徒刑四體驗 娛樂城年六個月至三年,并處罰金;追繳犯法所得退賠各被害人。廣東省高等人民法院二審裁定保持原判。
代表意義
本案系面向老年群眾實施的集資詐騙犯法案件,犯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識別、防范意識較弱的特點,通過虛構生態旅游項目,許以高額回報,勾引老年人介入投資,給眾多老年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社會陰礙惡劣。人民法院依法重辦涉案犯法分子,彰顯依法從嚴打擊養老集資詐騙犯法、最大限度保障老年人正當權益的堅持決心和立場。
案例二:
嚴肅打擊假借代辦養老保險詐騙犯法
2024年5月至2024年8月時期,被告人何某某伙同他人謊稱可以代為買入養老保險,收取被害人楊某某45萬元代辦社保費用,并讓楊某某陸續介線上娛樂城出金評價紹多名親朋找何某某代辦社保。通過上述方式共詐騙48名被害人1704萬元,此中1328萬元被何某某用于個人投資經營及日常開支。
陽江市江城區人民法院生效判決以為,被告人何某某無視國家法律,詐騙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娛樂城投注限制設計,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何某某多次詐騙老年人財物,酌情從重辦處。何某某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罪行,承認指控的犯法事實,愿意接納處罰,可以從寬處理。故以詐騙罪判處何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處罰金;責令何某某向被害人退賠所有詐騙所得金額。
代表意義
犯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珍視養老保險、火急補辦社保手續的特點,假借代辦養老保險名義,採用買入假證件、每月給被害人轉賬等手段,精心設計養老騙局,多次詐騙老年人財物,不僅給老年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還嚴重陰礙老年人身心康健。人民法院依法嚴肅打擊假借代辦養老保險詐騙犯法,以實際行動維護老年人正當權益。
案例三:
重辦假借高價拍賣藏品
詐騙老年人犯法
百家 娛樂城 被告人廖某某于2024年、2024年在珠海市香洲區先后成立億緣公司、萬商公司,通過租賃高端寫字樓作為辦公地方、編寫話術教材、電話推銷等方式吸引多名老年人攜藏品至公司委托拍賣;并虛構公司擁有高檔消費客戶群、高成交率、將藏品送往境內外展覽拍賣會等事實,規劃員工互相充當所謂資深鑒定師,惡意高估藏品價值,通過簽訂委托合同,以委托展覽服務費為名向多名被害人收取高額費用,先后騙取32名老年人及其他被害人財產共計6398萬元。
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法院生效判決以為,被告人廖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推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合同詐騙罪。廖某某具有自首情節。故以合同詐騙罪判處廖某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罰金;責令其退賠被害人損失。
代表意義
老年人大多不具備鑒別珍藏品價值的技術知識,也不了解拍賣行業的相關條例,容易成為拍賣詐騙犯法的侵害對象。本案被告人通過租賃高端辦公地方、虛構事實等方式獲取老年人信任后,以拍賣之名行詐騙之實,致使老年人受到重大經濟損失,依法遭受法律嚴肅制裁,彰顯了人民法院嚴肅打擊假借拍賣藏品詐騙老年人行為、大力維護老年人正當權益的堅持決心。